道迩农业



农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目前中国的农业还比较落后,而信息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信息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

 东方道迩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人员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作物分类和识别、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保险、精细农业等服务,全力服务于农村土地管理与三农信息化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我国地形复杂、农田面积大、布局分散、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大面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登记试点工作的难度也较大。“影像确权”正是东方道迩充分结合自身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数据获取与处理领域的优势,提出的针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工作思路。“影像确权”主要是以0.5米、1米卫星影像或高分辨率航测影像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重点区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与地块测量的初始底图,利用GIS技术在底图上进行地块边界初始矢量化。由于影像数据资源丰富、覆盖广,可通过卫星、航测、无人机等多种方式获取数据源,“影像确权”方案模式简单方便、直观,能被广大农民接受,减少确权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效率较高,相对于全野外测量、测绘效率高出一倍;影像数据性价比较高,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     \

“影像确权”测绘成图

 

\

 

 

农作物识别和分类

农业遥感应用中,作物精准分类与识别是进行农业灾害监测和农作物估产的前提和出发点。然而,相对于其他地物类型而言,农作物在光谱上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普通的遥感影像难以区分。RapidEye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具有能区分农作物更细微光谱差异,GeoEye-1等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能够提供农作物丰富的纹理信息,有利于农作物类型的区分。

 

\

 

\

 

 

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

作物收获之前进行大范围作物生长状况评价,可以尽早的获得有关作物产量信息。多光谱遥感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差异,从生长季的早期到中期,光谱和叶面积指数在不同处理下有显著差异。7月中期是用RapidEye影像监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季节,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比值和基于这两个波段构造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检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植被指数。

 

农业保险

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快速攀升,案件量、赔款量也随之大幅增长。一旦发生大面积灾害,将面临理赔力量不足、损失信息不对称、定损标准不统一、缺乏客观依据等问题,影响理赔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利用遥感影像能够进行农业大面积灾害损失分级信息,计算评估灾害损失金额,使理赔人员能够掌握灾害损失的宏观分布情况,起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理赔效率的作用,使保险公司免于支付高于实际损失情况的赔款。

 

\

耕地地块提取成果

 

\

玉米地块提取成果

 

\

辽宁朝阳玉米旱灾定损图

 

农作物统计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以其对地表信息获取的宏观性、周期性、经济性,在农作物面积监测和统计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利用GeoEye-1、IKONOS等高分辨率卫星和RapidEye多光谱卫星能够改进农作物面积监测、产量统计和农情监测,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信息。

 

\

 

\

 

 

精细农业

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田耕作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上世纪90年代,精准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管理理念被提出来。它根据田间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状况等差别,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智能农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信息管理及农田投入的调节与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典型案例

辽宁朝阳玉米受旱损失评估

南方五省早晚稻长势、面积监测

山东冬小麦面积监测